啤酒锅底+会“跳水”的美蛙鱼,海底捞夏季新品出圈!

随着气温的攀升,夜经济正成为拉动消费复苏的出圈重要力量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跳水2025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,啤酒同比增长5.9%,锅底而夜间餐饮消费在其中占比持续提升。美蛙
近期,鱼海海底捞推出全新“夜宵菜单”,底捞通过产品创新和场景升级,夏季新品为夜间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。
新品矩阵+场景创新
海底捞打造深夜消费引力场
据了解,此次海底捞推出的重点产品——“跳水美蛙鱼火锅”锅底融合了多重工艺与严选食材,选用四川非遗“马井老坛泡菜”,搭配炝锅油工艺激发麻香,并创新加入海底捞淡爽拉格啤酒,风味独特,口味酸爽麻香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在食材方面,选用了湖南、湖北、安徽等优质养殖基地的A级品质牛蛙,搭配优质黑鱼,从源头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。
新锅底“跳水美蛙鱼锅底”。
除招牌锅底外,夜宵矩阵还包含了造型独特的“瀑布大鱿鱼片”以及汇聚多种夏日蔬菜的“瓜瓜派对”等涮品。同时针对今年的夏季,还上新了“芭乐莓莓牛油果”饮品、“椰椰柚子冰激凌”两款清爽解腻的产品,以及捞汁小海鲜、现烤牛羊肉串、麻辣小龙虾及青提艾尔精酿果啤等宵夜经典组合产品。
为增强体验感,部分门店推出“大唐侍郎”主题互动,消费者参与诗词挑战即可赢取新鲜荔枝,这一融合文化元素的创新体验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,有网友留言:“既能捞火锅,又能捞诗词,赢了超有成就感!”
深耕区域特色
精准对接消费需求
在全国统一产品外,海底捞也在持续深耕区域化特色。今年夏季,在云南区域上新鲜舂酸汤锅,选用西双版纳树番茄、酸木瓜经天然发酵而成,酸味醇厚,搭配现场手工制作,成为当地夜宵热门选择。
海底捞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海底捞全年推出了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,包括陕西油泼辣子锅底、湖北藕汤锅底等,这些带着明显地域印记的产品,让各地消费者感受到了专属的美味。正是这种对“差异化”的坚持,使其能够贴近消费者的需求,受到消费者的持续青睐。
值得一提的是,海底捞还在全国布局鲜切主题店,涵盖牛肉、羊肉、鸡肉、鲜活海鲜等品类,据悉,目前海底捞已在深圳、广州、上海等24个城市开出数十家各类主题门店。
解锁夜宵新场景
点亮夜经济图景
曾有业内人士表示,当下的餐厅业态已超越传统的餐饮范畴,成为激活夜经济的重要载体。而商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5年6月发布的《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》中,鼓励餐饮业创新消费场景、丰富供给,目前海底捞正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。
海底捞夏季上新产品涵盖锅底、涮品、小吃、饮品等品类。
对很多年轻人而言,海底捞是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也是生活仪式感的“好搭子”,生日欢庆、好友小聚、职场解压等场景在此上演,而为了进一步契合当代年轻人“早C晚A”的社交习惯,海底捞也在众多城市陆续推出夜宵主题店。一到深夜,海底捞变身“Livehouse”,DJ打碟、花式调酒等表演轮番上演,顾客们手持荧光棒互动,让火锅局升级为热闹的派对。
据了解,海底捞于今年1月在广州推出全国第一家夜宵主题店,截至6月底,已在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杭州、郑州等城市布局了近30家夜宵主题店。相关负责人表示,鉴于市场反应积极,未来将在更多城市推出夜宵主题类门店。从新品迭代到场景创新,海底捞的多项举措受到了年轻人喜爱。未来,随着夏日夜经济的持续升温,“产品+场景+文化”的融合消费场景将会成为年轻人的选择,也将为消费繁荣增添更多的活力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曹童童
图片:受访者供图
相关文章
- 海峡网11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彬彬 /文 高慧平/漫画)市民老黄的前妻多年前携儿子离开,家里拆迁获得赔偿款之后,失联的儿子重新出现。儿子认自己是父亲是好事,但老黄欢喜之余,却也有了烦恼:自己有了新2025-08-11
- 近一年前,《羊蹄山之魂》作为《对马岛之魂》的衍生续作公布时,其预告片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——境井仁并未出现。由于《羊蹄山之魂》的故事发生在《对马岛之魂》事件的300多年后,境井仁显然不会回归这一系列,2025-08-11
- 【光明时评】作者:刘江宁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)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.8%,增速较2024年加快0.9个百分点。高端装备、数字产品、绿色制造2025-08-11
工业和信息化部:累计建成5G基站439.5万个,实现“乡乡通5G”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)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获悉,今年一季度,我国数字产业实现良好开局,主要指标增速加快,创新成果加速涌现,新兴动能不断增强,向上向好因素累积巩固,为赋能千行百2025-08-11- 潜江新闻网讯9月13日,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、市公安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消防大队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文化市场新兴行业——剧本娱乐场所跨部门综合监督检查。检查组对市域内天爵密室等五家“剧本2025-08-11
- 东南网7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)不再是“静态展柜”,而是沉浸式表演;打破“你看我讲”,改为和演员互动、飙戏。昨日,导报记者获悉,本月19日起,厦2025-08-11
最新评论